乌云盖雪

乌云盖雪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
twitter
mastodon
misskey
pleroma

社交其实就是行乞与施舍

★ 希望不善社交的人可以从下面的文字中获得力量,纾解苦恼。

在社交中有人行乞,有人施舍。大多数人兼而有之,时而行乞,时而施舍。

行乞是主动的,行乞者从施舍者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但他在索取的同时也在给与,他给与施舍者施舍的机会,使得施舍者在施舍的过程中也获得某种快乐和满足。

施舍是被动的,施舍者看起来是在给与,但其实他也有所收获,施舍者从满足行乞者的需求和欲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施舍者的快乐建立在行乞者身上,假如没有行乞者向他行乞,他的欲望和爱便无处安放,他的价值便无从展现,这时他往往会转变为一个行乞者。

行乞既是索取也是给与;施舍既是给与也是得到。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社交中无论是行乞还是施舍,其本质都是从外界的关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当你仰仗外界的时候,你就变成了环境的奴隶,你心灵的自由就会被蚕食,这就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痛苦的种子。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社交。而是说不要把社交看得太重。社交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的幸福是脆弱的。爱因斯坦说,真正的幸福应该建立在自己的内心,建立在一些不易变动的基础上。这样一来即使你在社交或人际关系上遇到什么大的变故,也不会对自己的幸福有太大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算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内心?怎样又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我的理解是 —— 举个例子,一个作家把创作作为自身快乐的主要源泉,一个科学家把科研作为自己心灵最底层的寄托,这就是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内心,假如你把一段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考量,这就是把幸福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

说句题外话,大部分中国人的幸福建立在金钱和血缘关系上,这虽然是所有外在事物和关系中最稳固的,但仍然有它的局限,这个局限就是 “外在”,因此,在我看来,即使他们能获得这种幸福,那也是卑微的幸福。

虽然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试图说服自己,但具体做起来我觉得还是有难度。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