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盖雪

乌云盖雪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
twitter
mastodon
misskey
pleroma

關於創造力的一些思考

最近讀數學史方面的書的時候,忽然想到一些問題,關於創造力的,比如,人為什麼會有創造力?創造力的源泉在哪裡?為什麼中國人的創造力很低?

然後思維開始發散,想到了一些暫時的不成熟的解釋。

人為什麼會有創造力?#

創造力往往以靈感的形式表現出來。靈感來自思維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在每一段思維活動結束的瞬間,你無法確定下一刻將要想到的是什麼。這種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是每一個心靈都具備的。因此創造力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有。

創造力的源泉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越想越亂,Google 了一下,答案各種各樣,比如,獨處,放鬆,自由,混亂,性,拖延等等,都可以成為創造力的源泉。這個問題暫時擱置。

為什麼中國人的創造力很低?#

中國人科技方面創新能力低,有很多原因,比如傳統文化的影響,生存壓力的影響,學術體制的影響等等。但這些都是間接的影響,說是間接的影響,是因為在做科研寫論文的時候腦子裡不會一直想著古人的遺訓,要還的房貸,以及自己的職稱和薪水,在寫論文的時候會把它們暫時擱在一邊。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學生時期應試教育下做題太多而產生的思維上的影響。

通常中國的考試的時間很緊促,考的內容很多,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它能考察的是無非是記憶力,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對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等。考試無法評估一個人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一門學科的熱愛程度。

有統計顯示:“在全球 21 個受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原因在哪裡?我的感覺,做題太多了,以應試為目的的做題無法培養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做題做多了反而會損害學生的創造力。(這裡主要指理工科學生,我沒讀過文科,對文科沒有發言權。)

做題,是用已有的理論或工具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創造新的理論或工具來解決問題。題目做多了,就會習慣於用舊有的理論去闡釋世界,用已有的工具去解決問題,而不願去發明新的理論,新的工具,除非你自己意識到,做題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理論和定理會在潛意識中被當成金科玉律、絕對真理,題目做多了的人往往因循守舊,缺乏創新和打破舊有條條框框的意識(除非舊有的理論無法解釋新的現象,舊有的工具無法解決新的問題,這時才會產生新的理論和工具)。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天朝學生高分低能的根本原因,題做得太多了。

把注意力放在做題上,收穫的是擅長考試;把注意力放在理論本身上,也容易發明新的理論。正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中國的學生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做題應試上,自然擅長考試,但其它方面就欠缺了。

但是,仍然有少數的例外,那些讀書期間喜歡用多種方法解題的學生,他們的創造力要高一些,但仍然是有局限的。而發明新的理論來解題的學生,即使僅僅只有這樣想法的人,也是鳳毛麟角,他們往往具有成為天才的科學家的潛質。

牛頓的萬有引力和微積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伽羅瓦的群論、康托爾的無窮理論等等這種史詩級的發現和創造,不是僅僅通過做題就能做出來的。做題是在已有的框架內折騰,而他們發明的這些卻引入了新的東西,超出了原有的框架,其源泉是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不是做題的能力。可以說做題多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損害了我們的創造力。

喜歡做題的人,適合當工程師,喜歡發明新的理論的人,適合做科學家。

在中國,決定高考理科成績的眾多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是計算能力,或者說心算能力,而決定心算能力的是瞬時記憶能力。而這種能力可以說是作為一個人最沒有價值的能力。高考(理科),篩選出的是計算能力見長的人,而不是想象力創造力好的人。可是現在需要計算和邏輯的工作即將被人工智能 / 機器學習接管。

人,最高級的能力是創造力。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